兵团榜样专栏

作者:日期:2024-01-08 08:36:08点击:522

“兵团榜样”宣传工作启动

1月8日,兵团日报“兵团榜样”专栏和兵团广播电视台兵团新闻联播“兵团榜样”专栏同时刊播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、九师一六一团退休职工魏德友的先进事迹,标志着“兵团榜样”宣传工作正式启动。


在萨尔布拉克草原巡边放牧60载,被誉为边境线上“活界碑”的魏德友;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中蒙边境线坚守36年,为哈萨克族职工群众送医送药的李梦桃;36年如一日,巡边、守水、护林的十师一八五团林业站职工马军武……兵团成立以来,几代兵团人扎根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,忠诚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,为推动新疆发展、增进民族团结、维护社会稳定、巩固祖国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。他们是守卫边疆、建设边疆、稳定边疆的中坚力量和时代先锋,体现了兵团人对党、对祖国、对人民的无限忠诚。


“兵团榜样”宣传报道活动由兵团党委宣传部主办,兵团日报社、兵团广播电视台承办,坚持面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、职工群众,选取兵团各个历史时期在各行各业、基层一线涌现出的践行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、老兵精神的典范,突出讲好为保卫新疆、开发新疆、建设新疆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故事,讲好扎根奉献、团结奋斗、攻坚克难、开拓创新的模范建设者故事,讲好新征程上牢记嘱托、感恩奋进的时代先锋故事,展示“兵团榜样”崇高形象,推动形成崇尚先进、学习先进、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,激励兵团儿女在新征程上奋楫争先、再创佳绩。


据悉,到2024年10月底,“兵团榜样”宣传报道活动将集中宣传100人左右,进一步凝聚忠诚履行新时代维稳戍边职责使命、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的奋进力量。(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敏)












开栏语:

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,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。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、兵团成立70周年。70年来,几代兵团人扎根新疆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,忠诚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使命,为推动新疆发展、增进民族团结、维护社会稳定、巩固祖国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,涌现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典型模范。即日起,本报推出“兵团榜样”专栏,聚焦兵团榜样人物,全媒体宣讲他们坚定理想信念、牢记初心使命、矢志拼搏奋斗的生动故事,在全兵团汇聚起见贤思齐、崇尚英雄、争做先锋的强大正能量,引导广大党员干部、职工群众向榜样看齐,忠诚履行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、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。敬请关注。


 魏德友:用不变初心 筑不朽界碑

图片


1月1日,早晨8点,微亮的晨光还未唤醒沉睡的大地,位于边境线的萨尔布拉克草原显得格外宁静。


此时,九师一六一团退休职工魏德友打开电灯,开始为升国旗作准备。没过多久,旭日初升,在屋外的旗杆前,魏德友的妻子刘景好拽紧绳索,魏德友奋力挥动右臂,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便迎风展开。


魏德友说:“不管走多远,看到五星红旗就能找到家。”这样的清晨,他们已经共同走过了半个多世纪。


“爸妈,新年快乐,好想你们……”魏德友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一大早便打来电话。逢年过节,魏德友和孩子们通常以这样的方式互相问候。


升学、入伍、出嫁、娶亲,孩子们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。其间,魏德友的父母相继离世,因为正是大雪封山时节,魏德友终究没能见上父母最后一面。


谈起这些,魏德友总是说:“亏欠了孩子。但是,我是一名共产党员,党让我们干啥,我们就干啥。一辈子守在这里,不后悔。”魏德友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从来到萨尔布拉克草原的那一天起,他就没有想到过离开。


1964年,24岁的魏德友响应党的号召,与30多名战友一起从原北京军区转业到塔城地区,成为九师一六一团原兵二连的一名“新兵”。


魏德友和全连职工齐上阵,在放牧的间隙开荒、种树、挖地窝子,沉寂多年的戈壁荒滩渐渐焕发出生机。1967年,魏德友与来自山东老家的刘景好成了亲,在这里,夫妇俩养育儿女,一起放牧巡边。


每天,魏德友都会带着一把水壶、一台录音机、一架望远镜和一根羊鞭,吆喝着羊群走出家门,沿着熟悉的牧道开始巡边。这一走,他便从青涩走到了暮年。


“守边护边是工作和职责,既然选择了,就要一直干下去。”魏德友对记者说。


在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,恶劣环境、艰苦条件和如影随形的孤独感,是魏德友夫妇需要面对的困难。


魏德友在极端恶劣的天气情况下坚持巡逻,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。1987年冬天,魏德友骑马巡边突遇暴风雪,很快就迷了路。经过5个多小时,已近绝望的魏德友被边防战士救起,逃过一劫。


在他看来,艰苦孤独也是一种考验。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就要接受考验、战胜困难。”魏德友说。


1980年,魏德友所在的连队被裁撤,昔日的战友们陆续离开,但魏德友戍守边防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。后来,边防连换了二十几任连长、指导员,魏德友却仍然坚守在这里。


60载,从青春年少到满头银丝,魏德友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,管控区内从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;巡边总里程20多万公里,相当于绕赤道5圈,被人们誉为边境线上的“活界碑”。


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、时代楷模、全国道德模范……魏德友获得的荣誉有很多。而他却总是说,自己只是一个守边人,做了应该做的事情。


魏德友的家里有一个宽敞的院子,如今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

魏德友的守边事业后继有人,2017年,魏德友的女儿魏萍成为新一代护边员,每天陪着父亲一起巡边。魏萍说:“戍边6年,我深切体会到父母对边境线独有的那份感情,我要像父亲一样,把祖国的边境线守好。”


“一天不去边境线上看一看,总感觉少了点什么。”魏德友说,只要身体允许,他都会与女儿一起前往距离家3公里处的界碑,走一走巡边路,给女儿讲一讲当年的故事。


魏德友说:“看到界碑,就像看到自己的家人一样,守好它,就是守好自己的家。只要能走得动,我就要一直守护下去。”(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莫丽德尔·塔帕衣)







 马军武:守国,就是守家



  

图片

隆冬时节,漫漫边境线上白雪皑皑。位于西北边陲的军武哨所,安静地嵌在白茫茫的大地上。几间平房的窗户里,透出柔和的灯光,马军武和妻子张正美刚刚完成巡边回到家中。

图片马军武(左)和妻子在观察远方(资料照片)。

屋内,暖意融融,窗外,大风呼啸。马军武坐在窗前的办公桌上填写值班登记表,把边境线上每天发生的事一一做好记录,升国旗、巡逻、查看水情、记笔记……36年来,无数个日子,几乎都重叠成一个模样。

图片

2021年7月2日,全国优秀共产党员、十师一八五团四连职工马军武从北京载誉归来,图为他在接受记者专访。 兵团日报记者 张鑫 摄

阿拉克别克河,这条蜿蜒的河流是天然的国境线。1988年春,融雪性洪水肆虐,河岸在桑德克发生决口。一八五团干部职工全员出动,扛沙袋、堵缺口,经过16个昼夜的奋战,硬是把泛滥的洪水逼回故道,确保国土寸土未失。

那年,马军武19岁。参加完抗洪抢险,他就守在了桑德克龙口,从此,祖国西北之北的戈壁上,多了一个年轻人的身影。

马军武白天沿着界河巡逻,夜里枕着水声入眠。巡边的同时,他还担负给桑德克龙口配水的任务,保障下游农业灌溉用水。

图片马军武与各族干部群众一起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(资料图片)。  兵团日报记者 陈洋 摄

夏季,这里蚊虫肆虐,巡逻必须要“全副武装”,把自己包裹紧实;冬季,这里零下40多摄氏度,狂风暴雪成灾,积雪堵塞交通,与世隔绝;到了春季汛期,阿拉克别克河水像怪兽咆哮,随时可能撕毁堤岸,这时的马军武整夜不敢入睡,要瞪大眼睛,拿着手电一遍遍地查堤巡坝……

“生活艰苦不算什么,难受的是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。”马军武说,实在闷得慌,他就跑到戈壁滩上吼两声,听一听自己的回声,回来再照常巡边。

1992年,经人介绍,马军武结识了现在的妻子张正美。

袅袅炊烟,从荒漠升起。这个哨所,从此就成了他们的家。

图片马军武与妻子张正美在哨所升国旗(资料图片)。 张文成 摄

夫妻俩一守就是36年。边境线上的风霜雨雪,在马军武、张正美的脸庞上刻下了岁月的痕迹。不知道有多少次,马军武因为处理险情,被大浪掀翻到水里,又挣扎着爬上来;也不知夫妻俩走过了多长的巡逻路,磨破了多少双鞋子和多少套衣服,然而,他们坚守在这里的初心与决心却从未改变。

2018年,一座小楼在“军武哨所”旁拔地而起,两组轮岗的民兵小分队来了。

再后来,马军武的事迹广为人知,他的信念与坚守感动了许多人,军武哨所、抗洪守土纪念馆知名度越来越高,这个曾经几个月都见不到人的地方,吸引来大量游客。马军武除了巡边、守水,还担任义务讲解员,给大家讲守边的故事,同时宣传边防政策法规。

不少游客远道而来,就为了见一见守边英雄马军武,听他讲一讲当年抗洪守土的故事。

“老马现在是‘红人’,游客来了都点名要见他。他一个不爱说话的人,这几年硬是把自己锻炼成了‘网红讲解员’。”张正美笑着说。

“这个地方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位置?”游客经常这样问马军武。

图片马军武在查看水情(资料图片)。

“家!”凝视着远方的界碑,马军武的回答简短而郑重。

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西北边陲,寒凝大地,军武哨所前的红旗迎风招展。马军武说:“家,就要有人守护!我要为祖国守住每一寸土地。”


  


卜现运:幸福源自奋斗,致富不忘群众


  


“去年我养了600多头牛,收入不错,今年我还要增加投资,新建四五个圈舍,养1000头以上的纯种母牛。”1月8日,看着眼前的现代化养殖场,五师八十四团三连退休职工卜现运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。

若非额头上被岁月刻下的深深痕迹,很难让人相信,这位干劲十足的老人已年近八十。

卜现运生于河南省夏邑县,1963年随父母来到兵团。他为人踏实、勤奋肯干,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,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。

1981年,团场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卜现运把握机遇承包了300只羊、200亩荒地,办起了家庭农场。仅仅3年后,他就成了团场响当当的“万元户”。

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,这句话在卜现运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卜现运常说:“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过上了好日子,我要尽己所能帮助更多人。”

自己出资买来推土机改良土壤,将改造好的上千亩良田无偿分给其他种植户;先后为八十四团基础设施建设、教育事业捐款捐物累计价值30余万元……卜现运说:“我之所以这样做,就是盼着大家一起富起来。”

提起卜现运,八十四团许多职工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。三连职工于凯说,只要向卜现运求助,他从来没有说过“不”字,他总是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。

1996年,连队3名既无种地经验又无资金的困难职工找到卜现运寻求帮助。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我不能袖手旁观!”卜现运手把手向他们传授种植养殖技术,为他们垫资7万元发展生产。

至今,卜现运已为近百户困难职工群众垫资300余万元购买生产资料,帮助70多位职工群众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增收致富。在担任三连连长期间,他还为51位困难职工群众垫资承包土地,帮助他们增收致富。

2005年,卜现运退休了,他但带动职工群众一起增收致富的脚步却未曾停下。

退休后,卜现运先后筹措资金创办了滴灌节水设备加工厂和玉米烘干厂,建起千头牛现代化养殖基地,并将所有工作岗位优先安排团场家庭困难职工群众,让他们在“家门口”实现就业,有一份稳定的收入。

从“羊倌”到“全国劳动模范”“全国优秀共产党员”,卜现运总是说:“是兵团给了我施展抱负的舞台,我要继续发光发热,帮助更多职工群众增收致富。”(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靖茹)


  


金茂芳:光荣的女拖拉机手


图片


图片
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二楼展厅,一辆年代感十足的苏联产“莫特斯”拖拉机格外引人注目。这是兵团第一代女拖拉机手金茂芳曾经驾驶过的拖拉机,系国家一级革命文物。
“劳动的歌声漫山遍野,劳动的热情高又高,生产运动猛烈地开展,困难把我们吓不倒……”金茂芳居住在石河子市3小区,虽然已90岁高龄,如今仍能哼唱《戈壁滩上盖花园》,那是刻在军垦人骨子里的旋律。

图片

1952年,新疆军区在山东省招收女兵,这让年仅19岁的金茂芳激动不已。“那时,我们建设祖国的热情高涨,参军入伍是件很光荣的事!”金茂芳说,虽然还不知道新疆在哪里,但她毫不犹豫地和济宁市500多名女兵坐上西行的列车,颠簸了33天后终于来到了石河子,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军垦女战士。
当时的石河子,一眼望去都是戈壁荒滩。老兵们前来安慰道:现在好好干,以后就能过上“楼上楼下、电灯电话”的日子,啥都会有的!自此,金茂芳便在这里扎下根,和其他女兵一起住进了地窝子。
当组织派人询问金茂芳工作意愿时,她毫不犹豫地提出要当一名拖拉机驾驶员,“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,我个头高,一样能开拖拉机。”1953年3月,金茂芳如愿被分到了机耕队,不久,就驾驶拖拉机在原野上开出第一犁,迎来了崭新的人生。
在物资匮乏的年代,拖拉机是珍贵的生产资料,金茂芳深知自己责任重大。“组织上把这么贵重的机器交给我,我一定要好好干!”金茂芳说。犁地、播种、施肥、运货……金茂芳和伙伴们白天黑夜连轴转,渴了喝凉水,饿了啃干粮,驾驶的拖拉机从“阿特斯”变成“斯大林80号”,后来又换成了“莫特斯”。
1959年冬天,在开发莫索湾垦区时,金茂芳所在的运输队遭遇极寒天气,拖拉机因为柴油受冻变稠而熄火。心急的金茂芳脱去手套,用嘴对着管子吸油,嘴刚碰到油管就被粘上,流了很多血。“身在和平年代,不像战争时期有牺牲,为国家建设出点力不算什么。”金茂芳这样说。

图片

凭着满腔劳动热情,金茂芳与时间赛跑,取得了优异的成绩:1958年至1964年担任“莫特斯”机车组组长期间,工作时长总计达3.3万小时,完成25.83万个标准亩开垦任务,节约油料5万多公斤,节约费用8万多元。
荣誉也接踵而至,金茂芳先后荣获兵团“二级英雄模范”、兵团“12面红旗”之一、兵团“十大戈壁母亲”、全国“最美奋斗者”等称号。
在金茂芳们的耕耘下,石河子从一片戈壁荒滩变为高楼林立的城市。正如老兵许诺的那样,如今,金茂芳过上了“楼上楼下、电灯电话”的好日子。
在金茂芳家里挂着一张照片,驾驶拖拉机的她笑容灿烂,英姿飒爽。而眼前的金茂芳,青丝变为华发,身姿也不再挺拔。“这是一生的光荣,值得。”金茂芳笑着说。(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优)


来源:兵团日报

编辑:太阳成集团tyc7111cc党委宣传部


Baidu
sogou